2019年春運,將從1月21日開始,至3月1日結束,為期40天。昨日,武漢市春運工作電視電話會舉行,據透露,今年春運期間,武漢地區“鐵公空”預計發送旅客1530萬人次,比上年略有增長。
武漢市春運辦預測,春運期間,預計武漢地區鐵路、公路、航空共發送旅客1530萬人次,比上年增長0.5%。其中,鐵路1000萬人次,增長5%;航空 173萬人次,增長30%;公路357萬人次,下降18%。鐵路、航空客流有望創歷史新高。
武漢市春運辦相關負責人介紹,今年春運客流將呈現三大顯著特點:
一是節前多流疊加,節后客流平緩。武漢有100多萬在校大學生,春節前,學生流、務工流、探親流、旅游流多重疊加,具有時間集中、流向聚集、持續時間長的特點。
二是鐵路、航空、自駕出行客流繼續呈增長態勢。1月5日起,隨著全國鐵路新運行圖實施和一批新的鐵路線貫通,從武漢開行的高鐵動車首次可直達煙臺、威海、千島湖、績溪等城市。武漢鐵路集聚輻射區域進一步擴大,三大火車站每日停靠和通過的列車密度加大,始發、中轉客流進一步增加。航空方面,去年武漢新開多條國際和地區航線,加上近年來出境游持續升溫,預計春節期間,會有更多旅客選擇航空方式出行。自駕出行也將繼續增長,保障道路安全暢通的任務繁重。
三是客運樞紐疏運壓力大。隨著“紅眼高鐵”越來越多,武漢三大火車站夜間到達旅客疏運難度加大。客流高峰期,火車站出站客流與地鐵站進站客流容易形成“對沖”,現場組織難度較大。受金家墩客運站改造和宏基客運站周邊地鐵施工影響,漢口、武昌兩火車站旅客轉乘較為不便,古田、青年路兩客運站面臨較大疏運壓力。
據預測,鐵路客流節前高峰為1月31日至2月4日,節后高峰為2月9日至13日。節前客流主要是往
北京、廣深、滬寧杭、川渝以及省內的
宜昌、
襄陽等方向;節后客流主要是往成渝、南昌、珠三角等方向。
公路客流主要集中在節前,以省內中短線路為主,預計高峰時間為1月28日至2月3日。節后省外客流增加,主要集中在長三角、珠三角地區。
航空客流以探親流、旅游流為主,預計節前高峰為2月1日至4日,節后高峰為2月9日至11日。探親客流主要集中在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深圳、
成都、烏魯木齊等地,旅游客流主要集中在
昆明、青島、海口、三亞、廈門、哈爾濱、巴厘島、曼谷、普吉、
香港等地。